【香港商報訊】台灣大哥大公司昨日宣布推出自有品牌的3部智慧機手機A5C、A6S、A7,自存倉以及1台平板電腦P5,並攜手鴻海、中興打造平價智慧機搶攻新台幣8000元以下的中低階行動裝置市場。 台灣大哥大表示,2014年手機特色為「多彩、4核、大熒幕、5寸以下5000元有找」。該公司總經理賴弦五表示,2014年智慧機採購量將從200萬部成長為230萬部,自有品牌A系列手機銷售還會創佳績,預估佔比將提升為25%。 賴弦五表示,台灣大哥大從2010年開始推出自有品牌,今年自有品牌市佔量相較去年已成長4倍,在台灣智慧機市場的市佔排名,竄升為第5大,僅次於三星、蘋果、迷你倉出租達電、新力。此外,賴弦五強調,全台擁有約800家門市、9家維修中心,每個月維修量為6萬支,完整的售後服務體系是台灣大哥大的強項。 未來或共同研發智能機 4G將於明年上路,台灣大哥大4G布局上,會以700MHz率先開台,台灣大哥大將攜手鴻海、中興等大廠,研發支持700MHz的自有品牌手機。 針對支持700MHz的手機部分,賴弦五表示,台灣大哥大研發自有品牌Amazing,和供應鏈鴻海、中興「合作愉快」,未來台灣大哥大會持續攜手鴻海與中興研發支援700MHz的智能機。賴弦五指出,台灣大哥大明年智慧機採購量達230萬,其中支援4GLTE的可望超過150萬。迷你倉
- Dec 31 Tue 2013 13:13
大哥大聯鴻海中興攻4G
- Dec 31 Tue 2013 13:04
車禍看教訓
信息來源於四川新聞網 / Cited from .newssc.org/發個微信撓個癢,24小時迷你倉換張CD抽根煙……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動作,在高速開車的時候,也許會讓你攤上車毀人亡的大事!僅今年10月,成都涉及死傷的立案交通事故209件、死亡68人。交管部門從易發時間、易發區域、易發路段等做了詳細的分析,為讀者提供參考。500多人生命換來的不應是輕飄飄的故事而是沉甸甸的教訓這應成為2013年最不應忘記的痛感傍晚6時至夜間11時 最易發生交通事故易發時間夜間18時至23時數據:209件立案交通事故中,早高峰時段7至9時發生事故21件,午間時段12至14時發生事故14件,晚高峰時段17至19時發生事故26件,夜間時段19至24時發生事故55件。其中,18時至23時為事故高發時段,共發生事故66件。分析:早晚交通高峰,車流量偏大,加之不少司機均是急於上班或下班,開車時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事故多發。而在夜間,車流量雖然回落明顯,但夜間行車視線不好,加之車速較快,事故偏多。易發區域城西南、西北片區數據:58件發生在城區,151件發生在區縣。如果按照道路類型來區分,城市道路共占總數的39%;縣、鄉道路占總數的44%;國、省道路占總數的11%。分析:根據今年1月以來涉及死亡交通事故區域分佈的統計,我市中心城區西北和西南的金花、簇橋、機投、土橋等片區由於車流量大、人員流動性大,屬於死傷事故高發區域。易發路段無信號燈路口數據:道路路口發生交通事故57件,占總數的27%。其中,無交通信號燈的路口發生42件,占總數的20%;設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發生15件,占總數的7%。分析:在無信號燈路口,司機“互不相讓”的情況要嚴重得多。同時,沒有信號燈的明確指示,車輛之間“誰該讓誰”,不少司機並不清楚。對讓行規則的不熟悉,也是一部分事故產生的重要原因。易發人群男性,外來務工人員數據:從事故責任人員類型來看,外來務工人員(含農民類群體)占總數的26%。職員占總數的10%。自主經營者占總數的19%。另外,根據今年前10月立案道路交通事故分佈及男女司機比例核算,女司機發生立案道路交通事故的概率,不到男司機的1/3。分析:外來務工人員事故易發,其原因主要在於他們以行人和非機動車出行方式比較普遍。同時,由於部分外來務工人員交通安全意識較差,參與交通過程中容易發生交通違法行為。易發駕齡3~5年駕齡數據:從交通事故責任者駕齡來看,駕齡在1年內的駕駛人發生事故占總數的7%。駕齡在3年內的占總數的19%。駕齡在5年內的占總數的39%。駕齡在10年以上的占總數的31%。分析:駕齡在5年內的駕駛人發生事故占總數的近4成,其中駕齡3至5年的占到總數的20%,證明這一階段駕駛人事故率偏高。這部分駕駛人駕駛技能基本成熟,但過分“自信”往往容易粗心大意,導致事故發生。↓手機拍寶馬,追尾賠了10多萬 今年7月,成都市民劉先生駕駛寶馬7系轎車在三環路川藏立交至藍天立交之間的主道上行駛。前方突然出現一輛啞光黑的敞篷寶馬轎跑,“當時就覺得好看。”劉先生一腳油門跟上去,拿出手機想給這輛心儀的靚車留個影,“準備發給朋友圈跟大家分享下。”前方的寶馬卻突然一腳急剎,劉先生措手不及,沒能及時踩下剎車。寶馬敞篷升降架被撞壞,在隨後的修理中,被認定為全責的劉先生賠了10多萬。經驗教訓:成都交警一分局轄區內,曾有交通事故調查顯示,10起事故中近兩起事故會涉及使用手機。根據現行法律法規,開車時收發短信、觀看手機視頻、操作手機軟件等情形,將被認定為等同接打手機的行為進行處罰:對司機處以200元以下罰款,並扣2分。↑“就停一兩分鐘”,開車門撞死人2月5日,32歲的唐先生開車到青羊區雙清北路5號門前時,把車駛入非機動車道臨時停放,“就停1、2分鐘,下了人就走。”然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車門剛開了一半,電動車撞上車的門邊,騎車人張先生連人帶車摔在地上,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青羊法院認為,唐先生構成交通肇事罪,致一人死亡,判處其有期徒刑9個月。經驗教訓:這並非個案,正確開車門,你會嗎?結合多位一線交警和律師的意見,我們整理如下:如果車輛要停下並開門,最好能打開雙跳燈,前後環視,確認安全之後再開門;開門時,一定要前後左右看清楚,速度一定要慢。千萬不要一下子推開門,應該先開一個小門縫,或者從車窗往外看一看,確定沒有來車來人再打開;騎車人、行人在路過停在路旁的車輛,特別是剛停下來的車輛時,注意保持與車輛的橫向距離,防範車門突然開�。↓事故沒及時撤,釀“二次事故”9月18日早晨7時許,機場高速主道進城方向,一輛哈飛轎車和一輛捷達出租車發生擦掛後停在三環匝道口附近,等待事故民警到現場。沒多久,一輛黑色豐田轎車從雙流方向行駛來。雨天可能視線不太好,駕駛員並沒有看到前方設置的警示牌,豐田車直接撞上停在道路上的哈飛路寶。豐田司機被甩出車外,身受重傷。“所幸,哈飛路寶的司機沒有在車上。”經驗教訓:二次事故相比第一次事故,傷害往往更大。下列幾種情況最易引發二次事故:一是司機在車道里理論,未把事故車輛迅速靠邊,甚至沒有設提醒標誌。二是從後車角度來看,最常見的原因是超速或疲勞駕駛,也容易引發二次事故。成都交警提示,交通事故後,無法移動車輛應迅速開�危險警示燈,人員撤離到護欄外,並在來車方向150米外擺放警告標誌;車輛可以移動的,一定要按照“快處辦法”,儘快將車移動到就近服務站等安全地帶。↑油門當剎車,連撞5車12月5日,南充市儀隴縣金城鎮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紅色大�小轎車在不到50米的路段內,連續撞上4迷你倉旺角車和1輛摩托車。“紅色大�車女司機介紹,在行駛中,在她後面的客車想超車,一直按喇叭,她原本想靠邊停車,結果掛錯擋,掛了倒車擋,便撞到了後面的客車。撞到後面的客車後,她想再次靠邊停車,卻把油門當剎車,撞向路邊停著的一輛車以及前面行駛的車子。”所幸事故只有一個人受傷。經驗教訓:錯把油門當剎車一旦發生,後果往往十分嚴重。首先,駕駛人慌亂中極易出錯。其次,新駕駛人要開自己熟悉的車。不少人在駕校學習的是手動擋的車,而發生事故時,往往開的是並不十分熟悉的自動擋車。建議新司機在對車輛還不夠瞭解時,由老駕駛員陪同開車。↓穿高跟鞋開車,奔馳撞上路人10月12日上午8時許,南充市金魚嶺正街市中醫醫院附近,一女子駕駛一輛奔馳車,在與另一車擦掛後連撞5人,造成一人死亡。對於這起車禍,大家有兩個猜測:一個猜測是,車主是新手,錯把油門當剎車;另一個猜測是,跟女駕駛員所穿的高跟鞋有關係。經驗教訓:交警表示,開車時腳上穿什麼其實很有講究。穿高跟鞋會把腳的支點抬高,無形中增大踩制動踏板的力度和角度,一旦發生緊急情況,高跟鞋可能帶來很大危險。根據相關交通法規,穿拖鞋、高跟鞋及赤腳開車者,將被處以50元的罰款,發生事故的,則將被處以200元罰款。交警詳解了開車不合適穿的10類鞋子:拖鞋、細高跟、中高筒靴、短筒皮靴、坡跟鞋、中低跟鞋、松糕鞋、馬丁靴、雪地靴、洞洞鞋等。↑怎麼系安全帶,其實有講究7月28日上午9時30分許,G85渝昆高速公路四川冠英收費站附近發生一起車禍,一輛麵包車因爆胎撞向中間護欄,車上一名男子甩至車外中間護欄處,身首異處。據該麵包車司機介紹,他當時駕車系好了安全帶,但是和他一起乘坐的朋友沒有系安全帶。經驗教訓:安全帶怎麼系,其實很有講究。“比如說,安全帶系在腰部,就是完全錯誤的。”安全帶要儘量系在髖部和胸前,只能1人使用,不能扭曲使用;不要讓安全帶壓在堅硬或易碎的物體上,如衣服口袋里的眼鏡、鋼筆和鑰匙等;不要讓座位的靠背過於傾斜,否則安全帶將不能正確地伸長和收卷;嬰兒和兒童要選擇合適的安全座椅,並必須安裝在後排座位上。上海規定,12歲以下娃娃不能坐副駕。↑車窗起霧惹車禍,除霧有技巧12月18日清晨,市民王先生出門準備開車去單位。車窗玻璃起了霧氣,前擋、後擋、側窗都變成了“毛玻璃”。王先生趕緊拿起紙巾,在擋風玻璃上胡亂擦了幾下。在小區門口右拐的時候,雖然前擋風玻璃已經除掉霧氣,但側窗還是一片模糊,王先生一時看不清後視鏡,方向打得大了些,車子與小區門口的刷卡機發生了“親密接觸”,車門被劃出一道大口子。經驗教訓:車窗除霧,平常的做法就是打開車內風扇,不管是冷氣還是熱風,都可以將霧氣“一掃而盡”。除了前風擋,側面的車窗也會起霧,如果讓側窗除霧效果明顯,最好關閉兩個中央出風口,讓兩側出風口獲得更大風量吹散霧氣。↓停車撿葫蘆,釀事故一人身亡9月28日13時30分許,遂內高速回馬至遂寧方向14公里加700米處,一輛黑色小轎車為了一個葫蘆突然停車,引發一起交通事故並致一人身亡。據現場司機葉先生講:“我們開得好好的,前面有個車掉了一個葫蘆下來,那輛車上的人準備下來撿東西,使幾個車陸續停車。一輛裝滿蔬菜的車突然打方向盤,當場發生側翻,貨車司機被壓在駕駛台下了。”這名貨車司機最終因傷勢過重不幸身亡。經驗教訓:成雅高速交警一大隊吳警官透露,11月成雅高速交警共處理了6000多起各類交通事故,其中有約20%是由於超速行駛造成的,其他80%都與高速公路停車倒車(包括違法佔用應急車道)有關。↑突變車道丟命 變道前打轉向燈8月6日下午約2時30分,達州市通川區201國道上,小轎車突然變道,與迎面而來的公交相撞,車禍造成小轎車司機死亡。經驗教訓:隨意變更車道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30%左右的交通事故是由此引起的。按照規定,機動車變道時,應提前開�轉向燈,並確保安全距離。製圖 王玨菲 吳青松(注:部分案例據媒體公開報道,具體事故情況以交警部門認定為準)視野他們,常年與交通事故打交道,來聽聽他們的忠告:“交通安全,更多的在於習慣”不少駕駛員心裡只裝著“會不會被處罰”,而不是“這樣做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怎樣的危險。他們,是常年與交通事故打交道的人,對於“車禍”,他們都有各自的感受。應我們的要求,在2013年的歲末,他們向每一個開車的人說出了他們的忠告。也許只是隻言片語,也許已經司空見慣,但若能夠給您帶來平安,又有何妨?譚喬(市交管局宣傳處民警、《譚談交通》節目主持人):如何保障交通安全,大家往往都知道,但缺少的是參與交通的是非觀念。我們不是不知道該怎麼做,而往往是缺乏交通安全的意識。這種意識,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安全感,自己遵章守紀而保障自身安全帶來的感受;第二個層面,是責任感,自己安全了,也對他人的安全負責,這就是交通責任感;第三個層面,是榮譽感,當文明駕駛成為一種習慣,你能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很榮耀的人。余剛(市交管局事故處預防科副科長、事故預防專家):1.保持安全車速,不要超速行駛;2、保持心態平和,不要開“鬥氣車”;3、注意觀察周圍車輛和行人,不要隨意變道、搶行;4、會車、並道時互相謙讓,文明禮貌駕車。劉式成(交通二分局民警、警齡30年):交通安全,更多在於習慣。不少駕駛員心裡只裝著這樣的行為“會不會被處罰”,而不是“這樣做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怎樣的危險。”比如,“紅燈停綠燈行”說了幾十年,小學生都知道,但只要有監控的地方,幾乎沒有人闖紅燈,沒有電子眼的地方,沖闖紅燈的情況就要多得多。 本版採寫 成都商報記者 王聖 桑田mini storage
- Dec 31 Tue 2013 12:55
2013年,我們在園博釀造志願蜜糖
1.3萬小V蜂扮靚園博 志願服務團延續服務到社區71歲高齡的社會志願者常志複是北京園博會最年長的志願者之一,24小時迷你倉她在園區內奔波的身影曾讓許多遊客為之動容。ヾゝゞ々ぁあ北京園博會志願者吉祥物是志願蜂樂樂,樂樂和所有園博志願者們也被親切地稱作“小V蜂”。“小V蜂”的由來有三個原因:第一,園博志願者吉祥物是一隻可愛的小蜜蜂,它辛勤快樂地在園林和花叢中提供志願服務;第二,“V”是英文志願者“volunteer”和勝利“victory”的首字母,它象徵著成功的志願服務;第三,“V蜂”音同“微風拂面”,寓意志願服務給人春天般的溫暖,體現了園博會特有的自然氣息。北京園博會是繼北京奧運會、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國際性盛會。在185天的園博會期內,1.3萬名園博志願者小V蜂傳遞了“青春、自信、志願、綠色”的精神,創造“V蜂潮”,釀造志願蜜糖。近日,“小V蜂”志願服務團宣告成立,參與過園博會的青年志願者們將通過新的組織,把志願服務做到基層、做進社區、做進家庭,關注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等群體,開拓新的志願服務領域。●開創志願者招募的社會化動員新模式在北京園博會閉幕1個月之際,12月22日,北京園博會志願者總結分享大會召開。大會對園博志願者工作進行了總結,表彰了十大園博志願者,成立了小V峰志願服務團,並發佈志願服務載體地圖,同時,還�動了“我的綠色中國夢”之“每天綠色一分鐘”志願項目。從北京奧運會的“藍京靈”、上海世博會的“小白菜”到北京園博會以蜜蜂形象卡通化的“小V蜂”,志願者管理邁上新台階:從志願者的社會化發動、人性化管理到信息科技的使用,豐台團區委進行了一系列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北京園博會志願服務採用“社會化動員為主、兼顧組織化動員”的志願者招募模式,有志于園博會志願服務的市民共有5萬多名,地域分佈廣泛,行業分佈多樣,年齡跨度較大,還有來自港、澳、台地區及海外的報名者。豐台團區委梳理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賽會工作經驗,他們分析,北京園博會具有時間跨度長、地域面積大、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的特點,因此創造性地提出了“人·天”、“普通日、高峰日、極高峰日”、“志願服務半徑”、“包點包時”等志願服務新概念。●“小V蜂”釀出千萬“蜜糖”“蜜糖”是園博園“小V蜂”們釀造的成果。“小V蜂”在志願服務期間,將自己的快樂與勞累記錄下來,並上傳到園博園的網絡上,與其他志願者一起分享,可以獲得“蜜糖”。網站累計總蜜糖數已超過1181萬滴。像這樣的志願者激勵制度,北京園博會形成了一整套以精神激勵為主,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相結合的體系。例如根據志願者的工作狀態,發送鼓勵、感謝、天氣預報、行車路線等短信;通過手勢、口號、歌唱、遊戲、組織集體生日等方式進行激勵;在志願者每日上崗前組織破冰活動,上崗過程中開展加油打氣活動,上崗結束後舉行總結會。●“網絡平台+手機客戶端”提升志願服務“年輕化、時尚化、高端化”是志願者的群體特點,豐台團區委開發了園博會志願服務管理系統手機客戶端以及志願者網絡交互平台。通過信息化手段整合園博會志願者招募、審核、選崗、培訓、通知、信息發佈、考核激勵等工作,突出實用性和交互性。志願者可通過園博會志願者平台實現在線報名註冊、網絡學習、交流滾動式培訓、在線互動、信息共享、個性化展示等功能。“在重大賽事中通常運用組織化動員的方式招募管理志願者,缺乏對志願者本人意願的尊重,而且組織成本較高、靈活度小。”豐台團區委書記、北京園博會志願者組組長王松濤認為,網絡時代的志願者管理更要依托信處技術。一套科學、高效而且人性化的管理系統應運而生。北京市志願服務指導中心主任郭新保認為,“園博志願者工作以先進的息科技手段為依托,充分尊重志願者本人意願,回歸志願服務的本質,構建了時尚、便捷、有效的志願者管理服務機制,園博小V蜂開創了大型賽會活動志願者組織管理的‘豐台模式’”。由於北京園博會採用以社會化迷你倉旺角員為主、以組織化動員為補充的組織模式,志願者的選崗採用兩種上崗模式:一種針對社會志願者,採取“先報先得”的排崗模式,志願者在網站前台通過社會志願報崗頁面選擇自己擅長的崗位,實時錄取後系統自動發送短信通知。當崗位報滿後,如有志願者取消報崗,則前台崗位自動開放報名。如果報崗臨近結束期,崗位未報滿,則由志願者組織管理員通過線下組織動員報崗。第二種是適用于高校志願者的抽籤報崗模式,系統提前10日開始開放志願者崗位,提前5天系統的排班選崗模塊自動抽籤,並自動向“小V蜂”們發送抽籤結果通知短信,提前兩天系統鎖定上崗名單,服務當天一早系統自動向上崗志願者發送上崗短信。這樣的選崗排班系統優點明顯,志願者在提前10天選擇崗位後,如果發生變更,可以在提前10天到提前3天取消報崗,系統默認審批。選崗的志願者不用擔心自己被組織“鎖定”在某一時間的某一崗位上,保護了志願服務的積極性。通過類似“自由貿易”的排班選崗系統,使各高校從繁雜的手動排班中解脫出來,還避免了�口難調的尷尬。●十大園博志願者樹立志願服務新標杆北京園博會志願者總結分享大會產生了卓越小V蜂名單,揭曉了“十大園博志願者”,分別是高校志願者廖南、張嘉宇、劉映彤、賀褔鵬、于斌、沈逸晨、賀春雨、王檳,社會志願者常志複、李鈺文。“十大園博志願者”在繼承奧運志願精神的基礎上,樹立了“青春、自信、志願、綠色”的新的志願服務標杆。71歲高齡的社會志願者常志複奶奶依然充滿青春活力堅持參加志願服務,她說“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我最大的動力”;北京林業大學的高校志願者沈逸晨在諸多大型園博志願活動中細緻、自信的工作講解和真誠、熱心的微笑服務讓遊客印象深刻,她說“快樂志願,在奉獻中成長”;中國傳媒大學的高校志願者廖南講述他在園博服務116個班次的經歷和故事,他表示,“志願服務是青春之高尚、青年之責任”;首都醫科大學的高校志願者賀春雨積極參加“我的綠色中國夢”系列活動,每本記事本自己都要用鉛筆、黑色筆、紅色筆各寫一遍,用綠色行動詮釋“園博小V蜂是建設美麗北京的志願先鋒”……●“小V蜂”志願者服務團開�新的志願征程在總結分享大會上,“小V蜂”志願者服務團正式成立,讓園博志願者們有了自己的組織,“小V蜂”青春、自信、志願、綠色的精神內涵將延續下去,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大會還發佈了“小V蜂”志願服務載體地圖,一個個閃亮的小V峰服務載體,在豐台區地圖上形成閃爍的滿天星,並隨之慢慢擴展到整個北京地圖。點點星光閃爍,小V蜂如星星之火,引領綠色志願風潮,點亮美麗北京。●“每天綠色一分鐘”項目助力“我的綠色中國夢”大會“我的綠色中國夢”篇章發佈了小V蜂志願服務團“每天綠色一分鐘(One Green Minute Project)”綠色志願服務項目。活動通過小V蜂手機客戶端發佈“每天綠色一分鐘”活動,通過“綠色思考一分鐘”、“綠色習慣一分鐘”、“綠色出行一分鐘”,踐行環保低碳理念,養成綠色生活習慣,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參與者可以通過小V蜂手機客戶端每天曬出自己的綠色生活,計算出自己的碳排放,定期進行統計並獲得相應獎勵。“每天綠色一分鐘(One Green Minute Project)”是小V蜂志願服務團成立後�動的第一個志願服務項目,目前正在籌備�動“鄰里守望”志願服務活動,立足社區,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和殘障人士,用鄰里守望編織社區的愛心網,用志願服務使每一個遇到困難、渴望幫助的人得到及時的關愛。園博“小V蜂”將通過“每天綠色一分鐘”公益項目為“我的綠色中國夢”系列活動增加新的“綠色力量”,讓天更藍、水更清,實現我們心中共同的綠色中國夢!晨報記者 韓娜ヾ花車巡遊中認真工作的志願者。ゝ志願者們相互交流學習志願服務工作。ゞ“小V蜂”為遊客詳解游園內容。々志願小伙伴們把微笑帶給每一位遊客。ぁ志願者指導遊客玩園區內的互動遊戲。あ園博會志願者在地鐵接駁車站進行乘車引導。mini storage
- Dec 31 Tue 2013 12:49
上海
美國安局設秘密工廠給網購電腦安“後門”新華社柏林12月29日電 德國《明鏡》周刊29日援引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內部文件報道說,迷你倉該機構秘密在消費者網購的電腦、硬盤、路由器等電子產品上安裝間諜軟件或對硬件做手腳,然後再發貨給消費者。報道說,國家安全局會將一些經網絡訂購的電子產品中途轉運到自己的秘密工廠,在包括思科、三星、戴爾、西部數據等主要廠商的產品中安置“後門”。國家安全self storage還得到其他美國情報機構的配合,技術人員有時會乘坐聯邦調查局的專機到指定地點安裝監控軟件或設備。此外,國家安全局還會利用微軟視窗操作系統發送的錯誤報告,判斷目標計算機有什麼漏洞,並利用木馬程序等惡意軟件進行攻擊。報道稱,國家安全局還成功實現了對“SEA-ME-WE-4”海底光纜的監控。作為通訊基礎設施,這條始于法國馬賽的大規模海底光纖連接了歐洲、北非、海灣地區和東南亞的多個國家。迷利倉
- Dec 31 Tue 2013 12:41
全國版) - (美國安局黑客團隊入侵全球通訊網絡
德國《明鏡》周刊29日發表長篇調查報告,迷你倉出租聚焦美國國安局負責監視項目的核心黑客團隊,以秘密文件為來源詳細介紹這個部門的秘密任務。發跡網絡美國國安局下設的這個黑客部門名為“定制入口行動辦公室”(TAO,簡稱“行動辦公室”)。用國安局的話說,這個部門的任務就是“獲得無法獲得的東西”。“行動辦公室”1997年設立。當時,互聯網處於萌芽階段,全球只有不到2%的人口能接觸互聯網。設立之初,“行動辦公室”就與國安局其他部門完全隔離,而且任務明確:夜以繼日地找辦法入侵全球通訊網絡。《明鏡》周刊報道,一份有關職責描述的內部文件明確將網絡攻擊行為列入“行動辦公室”的任務範疇。換句話說,美國政府授權這些人員去“黑”全世界的通訊網絡。秘密文件顯示,2010年,“行動辦公室”在全球範圍內實施了279次網絡入侵行動。青年“才俊”為組建最優秀團隊,美國國安局在招募人才方面不拘一格,甚至主動邀請在網絡世界呼風喚雨的天才黑客加盟。國安局局長基思·亞歷山大近年來多次出現在美國的大型黑客大會上,有時著軍隊制服,有時則穿T恤和牛仔褲,以期通過形象認同博取潛在黑客僱員的好感。久而久之,不少黑客搖身一變,成為政府公務員。而在國安局內部,“行動辦公室”是人員平均年齡最低的部迷你倉。在一些跨部門的情報協作行動中,他們往往成為破解網絡通訊“密碼”的關鍵。《明鏡》周刊報道,如果有必要,美國聯邦調查局甚至可能出動自有專機將“行動辦公室”技術人員及時送至目標地點,實地獲取情報。在最短半小時內,這些人員可以完成任務,然後隨專機“消失”而不會在事後被查尋到行蹤。包括“被動”和“主動”方式在內,“行動辦公室”所滲透的電腦遍及全球。美國政府公開的本年度情報財政預算顯示,今年年底前,美國國安局預計在全球8 .5萬台目標計算機中植入間諜軟件。這些行動大部分由“行動辦公室”通過互聯網實現。海底光纜除了針對具體目標外,國安局的監視對象還包括通訊信息交流的“主管道”。《明鏡》周刊援引一份標注為“絕密”和“僅限本國人員”的秘密文件報道,“行動辦公室”已經成功監視到代號為“Sea-M e-W e4”的大型海底光纜系統。這一系統連接歐洲與北非、歐洲與海灣國家,途經印度和巴基斯坦,蔓延至馬來西亞和泰國。這份標注時間為2013年2月13日的文件稱,“行動辦公室”成功搜集到“Sea-M e-W e4”的網絡管理信息。經過一系列“網站化妝行動”,技術人員獲得了海底光纜控股集團的管理網站接入方式,搜集到顯示光纜系統布局等方面的更進一步信息。新華社特稿mini storage
- Dec 30 Mon 2013 13:46
廣州版
馬丁說根據最新的酒店和航空公司優惠兌換政策,文件倉一般來說只需三步就可以搞定一次簡單奢華的度假出行計劃。以去西安玩四天為例。第一步:登錄積分所屬的航空公司官方網站,用里程兌換機票,千萬別選擇來回程票,因為選來回程將不會出現促銷里程選項。第二步:有優惠兌換的情況下,從體驗的角度一般選擇頭等艙是性價比最高的。第三步:通過酒店官方網站,在存倉用網站平台上獲取額外返點的方式,使用積分或付款預訂西安五星級酒店,這樣可以獲取額外5%的積分返點。以選擇南航的頭等艙和入住洲際酒店為例,全程的市場價值相當于6500元的度假計劃,整個行程只需花費14000南航里程和60000優悅會積分;或14000南航里程和2808.4元(2920.6元減去返現的112.2元)就可以體驗四天奢游。儲存
- Dec 30 Mon 2013 13:35
馬來西亞
(雪蘭莪 八打靈再也29日訊)大馬華人旅遊公會會長包一雄指出,迷你倉最平基於百物騰漲所致,人民的消費能力趨於保守,造成明年農曆新年期間的旅遊訂單較往年慢熱,目前僅填滿80%的位子。他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時指出,若回顧往年的反應,旅遊業每逢年底都會出現農曆新年旅遊訂單爆滿的現象,反觀今年卻十分慢熱,迄今仍有20%的位子有待出售。旅遊配套價格保持他分析,由於學校假期即將結束,父母開始籌備孩子開學的物品,導致開銷龐大,加上明年起電費、門牌稅及過路費等陸續起價,消費者不得不看緊荷包。“人民明年起被迫面對各種龐大開銷,所以在消費能力方面出現障礙,越來越保守;對他們而言,旅遊是另一筆開銷,所以減少出國。”他舉例,若某個家庭向來在一年內舉家出國旅遊3次,如今或變成一年兩次或更少。另外,包一雄說,新春佳節期間的旅遊配套並未受到萬物上漲波及,價格依舊保持不變。他解釋,春節旅遊配套的價格早在半年前定奪,若現在再次調漲價格,迷你倉令遊客卻步,且此舉也不合理。他補充,春節的旅遊配套向來會較平時高出一些,不過漲幅並未因萬物上漲而劇增。此外,他指出,目前的熱銷旅遊景點依舊是華人地區,如台灣、韓國、香港和中國,但旅行社預訂的位子卻較去年杪減少。他續說,許多業者以為今年年初的農曆新年不會遇上第十三屆全國大選,並會帶來理想的生意額,豈知最後卻出現供過於求的窘境。“有過這次的經驗後,業者今年底不再預訂太多位子,並大幅減少數量。泰南爆炸案影響春節旅遊業包一雄指出,泰南週日發生的連環爆炸事件會直接影響目前至春節的旅遊業,若我國外交部正式發佈旅遊警告,該會或將與其他單位商討展延旅遊適宜。他說,合艾一直是泰國的熱門景點,隨著泰南形勢不明朗,該會必須以遊客的人身安危為先。“若外交部發佈旅遊警告,我們可能被迫取消原定旅遊計劃,再根據當地的形勢而定。”他補充,泰國也是受到我國人民歡迎的春節觀光地點之一,因此他相信這起事件將直接影響農曆新年的旅遊業。;mini storage
- Dec 30 Mon 2013 13:23
刷合庫信用卡 紅利啟動觸動幸福 刷卡旅遊、百貨採買、影城購票
又到了歲末感恩的季節,迷你倉合庫信用卡貼心提供103年度各項信用卡優惠,包括旅遊、百貨、電影等優惠活動,更以「紅利啟動•幸福觸動」將現金回饋調整為紅利積點回饋機制,讓卡友在未來一年幸福滿滿。配合農曆春節、寒假旅遊旺季,合庫特加碼旅遊回饋金優惠活動。即日起至明(103)年2月底,持合庫卡且完成電話登錄,並於旅行社單筆消費達3萬元可獲300元旅遊回饋金、單筆消費達9萬元可獲1,000元旅遊回饋金,讓卡友簡單消費,輕鬆出國,早早規劃寒假旅遊計畫,享用此刷卡好康活動。此外,即日起至明年6月30日止,只要持合庫指定信用卡購買台灣高鐵升等商務車廂車票,就享有一次抽獎機會,每季抽出20名幸運卡友,未來三個月內可享免費升等高鐵商務車廂五次。合作金庫表示,今(102)年10月24日已抽出102年第三季的20名幸運卡友,有持合庫卡搭乘台灣高鐵的卡友可把握接下來的好康機會。現正值百貨公司歲末酬賓活動熱烈開打,為貼心協助卡友購買年貨,合庫亦與全台北中南20餘家百self storage公司,如SOGO百貨、遠東百貨、太平洋百貨、環球購物中心、新月廣場、中友百貨、義大世界、夢時代及漢神百貨等配合現場滿額禮活動,凡單日消費達6,000元以上即可獲贈200元禮券,數量有限,千萬別錯過。合庫亦針對年輕族群,自明年1月起提供電影觀賞優惠,凡持合庫卡及當月或前月簽單666元以上,至全台六家秀泰影城購票,即享2D電影66折優惠,限量1萬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另,至絕色影城亦可享平日2D電影套票優惠價240元起。自明年1月起,合庫「紅利啟動•幸福觸動」,自現金回饋調整為紅利積點回饋機制,點數依卡別種類享20~30元累積1點,提供卡友自主性且多元化的回饋方式,如贈品兌換、市區停車/全球機場貴賓室/年費折抵及兌換刷卡金等。如果卡友屬意現金回饋優惠,仍可以累積的紅利積點選擇兌換刷卡金,詳細兌換細節將於紅利積點系統上線後統一公告。合庫致力提供卡友更多、更優質的附加價值,優惠活動詳情可瀏覽合庫官網(.tcb-bank.com.tw)查詢。迷利倉
- Dec 30 Mon 2013 13:18
國安局頂尖黑客 截聽歐亞通訊電纜
德國《明鏡》周刊昨引述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密件報道,倉國安局透過截聽連接歐洲、北非和亞洲的「SEA-ME-WE-4」海底通訊電纜,取得大量敏感資料,並計劃照辦煮碗監聽其他海底通訊電纜。報道指,負責截聽電纜的「獲取特定情報行動辦公室」(TAO)是國安局最頂尖黑客小組,專責入侵電腦套取情報。該歐亞電纜由法國南部城市馬賽出發,途經北非和波斯灣國家,穿過巴基斯坦和印度後,進入馬來西亞和泰國,是歐非亞重要通訊管道。《明鏡》引述國安局2月一份標有「最高機密」及「外國人禁閱」的文件指,TAO成功入侵電纜營運公司法國Orange集團及意大利電訊集團的網絡,取得電路圖、網絡管mini storage數據和技術文件等重要數據。針對雅虎fb最成功報道稱,TAO職責範圍廣泛,覆蓋反恐、網絡攻擊和傳統諜報行動等範疇;TAO會截取微軟視窗系統用戶提交的程序出錯報告,以尋找可供入侵時使用的程式漏洞;TAO又把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幾乎所有熱門網絡服務供應商列作目標,並稱對雅虎、fb和靜態IP地址的行動「最為成功」。除了網上監視,TAO有時亦會「親自出手」,例如當目標人物或組織訂購電子零件或儀器,TAO會截停貨物,裝上監視裝置或遙距控制裝置,再若無其事讓貨物運抵目的地。國安局形容此手法是最具效率之一,容許TAO進入全球任何網絡。 ■《明鏡》周刊迷你倉
- Dec 30 Mon 2013 13:10
A little respect for skin pickers, hair pullers
Source: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Dec.迷你倉 29--Do you pick your skin until your arms are pitted with scabs? Bite your nails down to bloody nubs? Tear the calluses off your heels until walking is painful?This year, you won a small, bittersweet victory.Your condition made it into the 2013 edi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Its name: "excoriation disorder."With this published acknowledgment of the problem, sufferers may now be eligible for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for the cost of treatment. But they also run the risk of feeling pathologized for behavior that may fall within the range of normal, said Doug Woods,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t Texas A&M University.When stressed or bored, it is natural to engage in some sort of self-soothing behavior such as twisting a lock of hair or biting a ragged cuticle."Any type of repetitive motor movement can calm people down," said Woods, a national expert on body 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rs.A 2006 study of 1,300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 found nearly 15 percent pulled their hair occasionally and more than 30 percent picked their skin, with women far more likely than men to report the behavior.At least 4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take these habits to an extreme, said Woods, who noted the number could be higher because many are too embarrassed and ashamed to seek help."It's a disorder. You keep quiet," said Abby Shaine, 23, an aesthetician from Somerdale. Until recently, Shaine, who started picking at her face when she was 16, had never met anyone who shared the problem.Incrementally, with help from social media, support networks, and glancing references in the public sphere, Shaine and others are feeling less alone -- and less odd."It's way more common than people think," said Shaine, who has found hundreds of kindred souls on Facebook pages such as the Dermatillomania Support Group. As evidence that public awareness is growing, she also cites the recent film The Internship. Goofy as it was (starring Owen Wilson and Vince Vaughn, need she say more?), the plot featured a character, Yo-Yo, who tweezed his eyebrow into nonexistence.Shaine could totally relate. "I finally threw out my tweezers," she said.Unlike those who cut themselves, people who pick and pull are not intentionally trying to punish or inflict pain on themselves, Woods said.Until these activities begin to hurt, they feel good.There is a primal satisfaction in evening out the rough edge of a nail or peeling off dead skin. This behavior, Woods said, is similar to hair-pulling, or trichotillomania, another disorder in the DSM, the psychiatrists' manual.You get tactile pleasure from the feeling of tugging on your hair, having the hair in your fingers, he said.For some people, it's unconscious. They may be watching television or reading a book and not realize their hands have been busily plucking until they see a pile of hair on the floor.Others, Woods said, are fully aware and give themselves permission to indulge, even if they are conflicted about the outcome. "They may be feeling a negative emotion and wanting the pleasure."Like most, Laurie Piotrowski started in her early teens. Rather than pull her hair out from the roots, she would twist it into tiny balls and then break them off."I had really long hair and I thought if I cut it I wouldn't pull it out," she said. "It didn't work."After finding hair balls scattered around the house, her mother took Piotrowski to the pediatrician -- the first of a succession of doctors she would see over t文件倉e next 20 years who would offer various medication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behavioral suggestions.None did the trick.Now 40, Piotrowski, an administrator at Fort Dix, said she still has to fight the urge to pull her hair.With help from psychologists at the Center for Emotional Health of Greater Philadelphia and a monthly support group, she said, she has managed to let her hair grow for as long as two months before relapsing."These habits tend to wax and wane over time," said Marla Diebler, founder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which specializes in treating anxiety-related disorders, including trichotillomania.So far, Diebler said, no medication has been found effective, although som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 adults, the over-the-counter supplement n-acetylcysteine may help.Behavioral treatments seem to offer the most promise.One technique, habit-reversal training, attempts to substitute a new, more benign habit for the old. People are given objects to hold or play with -- rocks, rubber bands, clay, and Koosh balls.A second method, stimulus control, makes the environment less conducive.Diebler offers the example of a patient who pulled her hair while watching TV, always sitting with her elbow resting on the arm of the couch so she could reach her scalp. By merely shifting her position to the middle of the couch, Diebler said, the woman would at least be more aware of her behavior and perhaps less likely to do it.And, finally, people who pick and pull without thinking are trained to be aware of their behavior. Those patients, Diebler said, may benefit from sensory cues, such as wearing bracelets that jingle when a hand begins to move toward the face.Piotrowski has tried everything.To keep herself from biting her nails, she periodically glues on fake ones. To stop herself from breaking off hair, she has worn gloves, put on bandanas and wigs, and oiled her hair to make it slippery."But I can't do that at work," she said.Her husband sympathizes and has grown to accept that she can't change, but her two sons have less tolerance.One, she said, "watches me like a hawk. He screams at me, 'Mom! Hair!' So I can't do it much when he's around."She wishes she could stop completely. "I need to do it to feel better, but when I do it, I feel like crap."It may be comforting to the afflicted to know most creatures are prone to hypergroom themselves bare."Nobody really knows what causes it," Woods said. "But every species with some kind of hair or soft covering seems to do a version of this. Dogs lick themselves in a particular area and open a bald spot. Cats and chimpanzees take the fur off themselves and others. Mice do barbering. Birds pull out their feathers."Animal behaviorists have found all these animals, like humans, start the habit around puberty."It might be a predilection that you inherit," said Martin Franklin, director of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OCD, Tic, Trich & Anxiety Group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Once you start the process, you are vulnerable to it."Franklin and his colleagues are organizing a stud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three primary treatment techniques.Therapists have also found people benefit from learning to recognize and better manage their emotions.Piotrowski still holds out hope."Since it started at puberty, maybe when I go into menopause, it will stop."mdribben@phillynews.com215-854-2590@dribbenonphillyCopyright: ___ (c)2013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Visit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at .philly.com Distributed by MCT Information Services存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