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信息來源於四川新聞網 / Cited from .newssc.org/已經註冊正規票務公司的韓方君(右一)看好四川球市。四川男籃重返CBA,迷利倉成都球市重新火爆起來。    本報記者走訪資深“黃牛”,打探這一神秘群體的賺錢之道  華西都市報:釣票,這是成都人並不陌生的名詞,從上世紀80年代釣搶手的電影票,到上世紀90年代釣火爆的甲A球票,早期的票串串發展成了如今的“黃牛黨”,只是隨著四川足球陷入低谷,成都球市蕭條已久,直到四川金強殺進CBA,“黃牛”們才重新迎來了春天。  “如果有個神一樣的外援,比賽絕對就好看了,我們的業務也更好。”上周日(24日)四川愛家168隊迎戰山西隊前,成都的“黃牛”們也迎來少有的興奮高潮,省體育館四周街道邊,“有沒有多的票”“要不要票”的喊叫聲此起彼伏。一名“黃牛”說:“業務好不好,全看外援了!”賺錢暗道收購工作票打折轉賣  CBA聯賽開賽以來,成都籃球球市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一些資深“黃牛”估算:“前兩場比賽的球市,每場比賽最多只有幾萬元的收益。”盡管如此,他們對未來的球市仍比較看好。一位姓李的資深“黃牛”認為:“球市就是這樣,火爆的時候一夜就火爆起來了。關鍵還是看周老闆(周仕強)找什麼樣的外援。”  24日晚上,原價300多的球票,黃牛們其實僅以220元脫手。一位姓張的“黃牛”問記者有無球票,他說:“100元的球票,我給你60元。”他們聚集在省體育館東大門售票窗口前,攔截那些打算臨時買票的球迷。  一位女“黃牛”說:“窗口的票不打折,一分不少,我們的球票,至少還有優惠。”至於打折球票的來源,大姐神秘地說:“肯定是收的一些低價票嘛。”據悉,一些贊助商、企業的優質球票、特價票,被人以低價賣給“黃牛”,這些球票也就成為“黃牛”們最賺錢的資源。  小韓是成都最早的“黃牛”之一,他分析說:“球市好不好,關鍵看球隊的成績。今晚打山西隊一旦勝利,下一場比賽的球市就會更好;相反,球市的收入也會遞減。”與普通“黃牛”不同,如今的小韓已經不再需要沿街叫賣,他已註冊了正規的票務公司,省體育館的售票窗口,如今已成為他的陣地。小韓分析說,隨著哈達迪的回歸,以及新外援的到來,相信金強的球市也會逐漸好轉。  當晚,四川男籃終於盼來了頭號外援哈達迪的傷癒復出,加上外援菲巴貢獻40分的勁爆表現,比賽果然如小韓分析的那樣,川軍終於以3分優勢拿下了對手山西隊,迎來了CBA的首場勝利,哈達迪和菲巴自然成為拯救球隊和球市的神。賺錢明道聯手俱樂部承包銷售  24日的CBA聯賽,又是”黃牛”們聚集的時間,只是不同檔次的”黃牛”,對於四川男籃的CBA主場球票銷售前景持有不同觀點。大多數人認為:“金強的800萬門票銷售計劃,恐怕很難實現哦。由於受組隊時間影響,球隊成績低迷,金強球票能沖上200萬,就是大吉大利了。”  在�多“黃牛”中,小韓是為數不多變身正規軍的一位,還收編了省體育館的票務窗口。因此,在CBA聯賽開賽前,他便與金強俱樂部達成了票務合作協議。在小韓看來,按照他與金強達成的票務協議,雖然剛剛處於恢複期的成都球市前景還存在很大的變數,四川男籃的球迷還在逐漸生成中,鐵杆球迷的群體還沒有形成真正的穩定數量,票務銷售的好壞很大程度上還與四川男籃的成績好壞相依附,但CBA的品牌效應和後期對四川金強成績的期望值,讓他對總體前景還是可以看好的。  事實上,小韓和金強簽定的是一個保底銷售協議,他必須要銷售到一定的額度才能從中有收益,如果達不到,他就會白忙一場,還要虧進去員工的人工工資,但他卻認為,以CBA在其他城市的球市狀況來看,提前介入即使短期可能會出現虧損,但長遠來看,自己還是能佔領這個市場的主導地位,最終肯定是會贏利的。  必須要承認,小韓能從一名不起眼的“黃牛”變身正規軍,是有著他獨到的商業頭腦的。正如上周在成都打響的老甲A比賽,小韓也幹了件表面“吃虧”的事。老甲A 開打前,姚夏、魏群就曾找到小韓,問:“55開嘛,我們的比賽球票你來代理。”  “55開?做不出來哦!”小韓回答說,結果雙方卻談成37 開,小韓只拿小頭。寧願放棄大頭要小頭迷你倉小韓的想法有些匪夷所思。但他解釋說:“不是我不想賺錢,而是這個比賽根本就賺不了錢。我答應姚夏,就不是為了沖著賺錢去的。”  後來證明,老甲A前9場比賽,沒有一場比賽賺錢。決賽當天,小韓還告訴本報記者:“前面比賽的收入,還不夠球票的印刷費用。”但吃了這種“虧”的小韓,卻利用這些機會,與謝菲聯俱樂部以及很多演藝公司結下了友誼,建立了合作關係,也讓長期戰鬥在票務第一線的他,成了目前成都票務第一人。俱樂部說目前套票銷售已超百萬元“成都黃牛不按規則出牌”  “已發現有工作票被賣到‘黃牛’手上了。”昨晚,四川金強俱樂部有關票務負責人透露,CBA部分工作球票在流向市場。據悉,在上周日四川迎戰山西隊比賽時,俱樂部從“黃牛”手中購得了原本是發給有關贊助商的工作球票。對於這一意外,俱樂部只得將球票截屏上傳給了贊助商。讓俱樂部頭痛的是,還有一些流向“黃牛”的工作票,暫時難以控制。盡管如此,俱樂部套票銷售已突破100萬。  目前,盡管幾個主場的票務銷售成績一般,但套票的火熱卻讓俱樂部意外,截至上一個主場比賽前,俱樂部套票銷售已經突破100萬。不過,鑒於新賽季的實際情況,俱樂部老闆周仕強已經明確表示:“票房收入不是俱樂部首要考慮的問題,讓更多球迷走進賽場,才是我們的工作重點。”  金強俱樂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周末迎戰山西隊的比賽,雖然上座率提高了,但因為俱樂部採取了票價的優惠政策,所以票房收入不是很高。他舉例說:“上一場比賽,180元的票價,我們實際上只賣100元。”  讓俱樂部頭痛的是,成都“黃牛黨”不按規則出牌。全國其它的CBA賽場的“黃牛”,都是在票價基礎上加價炒票,只有成都“黃牛”是在降價出票。“俱樂部希望大家通過正規渠道把票務市場拉動起來。”針對成都賽區的特殊情況,目前俱樂部認為,如果一切順利,本賽季CBA主場票房收入,還是應該能超過400萬元。人物素描從票串串到正規軍一個“黃牛”的蛻變  小韓,全名韓方君,南充人,10多歲就隨家人來到成都。在家人安排下,小韓成為一家汽車改裝廠的正式員工。然而,由於工作過於無聊,他離開工廠與成都最早的炒票一族混在了一起。  小韓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能炒的票不多,我們主要是炒電影票。”當時,路過電影院的小韓發現,“這樣的工作也蠻不錯的,電影票倒來倒去也能賺錢。”於是,他很快與倒票的“黃牛”們混在一起,並逐漸成為其中的一員。  1992年,成都市體育中心建成投入運行,“黃牛”們的工作重心也隨之發生轉變,成體也逐漸成為“黃牛”的天堂,尤其是甲A聯賽四川全興掀起的黃色狂飆,更是讓“黃牛”們迎來發展的春天。  1994年和1995年,隨著川足的不斷興旺,“黃牛”業務也蒸蒸日上,小韓不得不趕緊招來家中的三個哥哥入伙。小韓四個弟兄中,排行老四的小韓卻是第一個入行,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後來入行的三個哥哥,心甘情願緊密圍繞在小韓周圍,專心協助他做起倒票工作。“那個時候,真是我們的春天,”小韓幸福地回憶說,“當時,盡管票價不高,但看比賽的球迷多,收入相當可觀。”  最早的甲A球票,只有6元,最高時漲到40元。對一場比賽的收入,小韓笑呵呵地以商業機密為由不願意透露,但他介紹說:“當時炒票比較簡單,只是幾個熟人相互間有一些簡單的配合,有的收票,有的賣票。”最讓“黃牛”們激動的比賽,是四川迎戰上海申花、大連萬達這樣的焦點賽事。小韓說:“這樣的賽事,從來不缺乏球迷的支持,也是我們這行最賺錢的時候。”  再糟糕、再難看的比賽,為何總是有人在收票,球票能賣出去嗎?對於這一問題,小韓回答說:“能呀,比賽難看,收的價格就便宜嘛,一張球票收成10元就賣20元,收成5元就賣10元。比賽不好,收的價格自然就低。”  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曾經的老一輩“黃牛”已逐漸淡出江湖,只有已正規化的小韓還堅持戰鬥在票務第一線。當然,如今的他有了自己的雅閣轎車,有了自己的票務公司,一到比賽時手機便處於忙碌狀態,不停接聽送票電話:“好多張?好,我馬上安排讓人送票過來……”  神態沒變,熱情沒變,一如當年的“黃牛”小弟。 華西都市報記者文乘武攝影雷遠東自存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iddy9 的頭像
    miniddy9

    miniddy9的部落格

    miniddy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