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任何一個季節,mini storage你在西湖風景區里任何一個角落佇立遠眺,杭州都會是一個讓人迷戀的城市,讓人不捨得離開。但如今對於這種迷戀,已不僅僅在於它所擁有的秀美自然風景和豐厚的歷史人文積澱,它日益濃郁的現代商業氣息和對外來者寬厚的城市接納力,以及不斷出現的大公司,正在不斷吸引新的創業者尋求機會,雖然生活成本、交通和空氣質量等問題,也同時在困擾這座城市的居民。不可否認的是,相比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來說,杭州的身影正日益清晰地出現在新一線城市的隊伍中。今天,本報與《第一財經周刊》聯合推出特刊,來深度挖掘杭州這座城市的氣質、人文脈搏,探究城市蘊藏的商業氣息和創業氛圍。 西湖依然是最能代表杭州的詞。在我們收集到的211個關於杭州的標簽中,如果算上西湖醋魚,“西湖”被提及了12次,是被重複提到最多的標簽。 但你也會發現,與杭州旅遊景點相關的標簽僅占全部標簽的12.3%,相較而言,人們對於杭州城市氣質、自然環境以及城市商業的關注會相對更高。這也反映了這些生活在杭州的年輕人們的心態,他們不是將杭州作為旅行中的短暫停留,而是更關心在這座城市裡的生活和生活在其中的人。 這種矛盾感也意味著選擇。就像有人提到了杭州“無限的可能性”,你可以選擇以馬雲為標杆,過著緊張而充滿活力的創業生活,也可以把光陰隨意地丟在南山路上的咖啡館里,去體會可以慢下來的生活。這大約就是這座常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能夠把人們留下來的原因。 當然還是有不少人提到了一些負面的因素,最突出的就是高房價和擁堵的交通。它們不可避免地成為一些人還在猶豫是否要在杭州定居的原因,雖然現在看他們也都留了下來。 更多的人只是抱怨下杭州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而這些東西通常都很難動搖人們對於一座城市的愛。 幾個月前,金正霞在杭州城北的紹興路買了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決定要長久地住下來。她6年前從家鄉武漢來到杭州,現在是連鎖日料店三上料理的企劃經理。但對於像她這樣獨自打拼的年輕人來說,在杭州買房並不輕鬆。今年上半年,杭州主城區的住房均價保持在2萬元以上。為了買這套沒法在臥室里放下梳妝台的小房子,金正霞賣掉了車,背上了每月3700元的房貸,並開始控制生活開支。“有時候我還是會懷疑買房是不是太衝動了,但杭州讓我有一種莫名的安靜感,一來到這裡就特別想要留下來。” 對於像金正霞一樣不喜歡一線城市快節奏的人來說,杭州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在各種版本的“最具幸福感城市”、“最宜居城市”評選中,杭州幾乎每年都占據著第一的位置。這裡有的不僅是西湖,還有一種與西湖氣質相近的生活。 “在國內的大城市中,杭州屬於環境、壓力等各方面都比較均衡的城市,它的性價比很高。你看杭州跟上海僅相距200公里,但人口密度和生活節奏完全不同,上海人休假的時候經常跑來杭州逛西湖。”徐晶是杭州人,他曾經有過3年在國內各地出差的經歷,“一線城市有的東西你在杭州都能找得到。” 徐晶現在在一家股份制銀行的支行負責企業信貸,要加班。“浙江的民營經濟發達,對貸款業務的需求量很大,越來越多的銀行都會願意到杭州開分行,這使得杭州銀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在徐晶看來,杭州作為一座旅遊城市的標簽正在漸漸隱去,浙商對城市的影響則越來越凸顯。 不僅是金融業,民營企業的發展也推動著杭州城市的外擴。戴德梁行華東區寫字樓部董事沈潔在儲存期跟蹤了杭州寫字樓市場之後發現,杭州辦公物業的租售對象長期以來都是以民營企業為主。 阿里巴巴是杭州目前最為人關注的民營企業。今年8月,其位於杭州市區以西的西溪濕地的淘寶城正式�用,上萬名員工從原先散落在城西的各棟寫字樓搬去了這個只有幾條遠郊公交線路經過的園區。 邱瑾花在上班路上的時間因此增加了20分鐘。作為阿里巴巴共享平台事業群平台技術部的架構師,她的工作內容需要分別在新老園區完成。為此她在4個月前買了一輛車,以便於在兩地間移動。 在邱瑾移動于兩個辦公地點之間的路途上,你會看到接連不斷的新建樓盤和房產戶外廣告。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這片被杭州人統稱為“城西”的區域幾乎隨著阿里巴巴的擴張一起興盛起來。越來越多的阿里員工,以及科技、電商行業的創業者開始聚集在城西,他們將這一區域的房價從2007年的每平方米六七千元推高到了2.5萬元至3萬元。杭州本地的百貨零售集團銀泰在今年也在這一區域開業了一座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的“銀泰城”,它是目前杭州最大的單體購物中心。 另一塊更早發展起來的區域是錢塘江以南的濱江,它在1990年就被設立為國家級高新區。除了東方通信、�生電子等早期的本地科技企業外,這裡也是杭州外資企業密度最高的區域。諾基亞西門子在2002年就在這裡設立了研發中心,此後摩托羅拉、三星電子等也相繼進入濱江。 李彬所在的德國博世電動工具在2003年就將工廠遷到了濱江,並在之後將其逐漸發展成了亞太區研發中心。李彬進入博世工作是在2005年,在這之前,他在一家杭州本地的電力儀表企業做工程師。 作為產品項目的研發負責人,李彬日常的工作中需要跟大量的供應商打交道,他們大多是本地的一些中型民營企業。“原先很多工業企業研發水平有限,而現在它們越來越講求創新,有概念設計和開發過程,能針對用戶反饋進行快速反應。這個是成熟的標誌。” 當然,對於在杭州的公司人來說,交通是個問題。當你問起長期在杭州生活的人,這裡還有什麼不好的時候,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堵車”。相比于其他二線城市,杭州的主城區相對狹小,再加上早期道路規劃不夠合理,人們出行的時間成本很高,這讓他們不願意搬離主城區。 但事情也在漸漸發生一些改變。黃鳴在綠城集團負責“蘭園”項目的銷售,這個每平方米均價在5.5萬到5.8萬的項目位於古杭州城的護城河邊,屬於市中心武林商圈內的高端住宅樓盤。由於購房政策收緊,再加上宏觀環境的變化,2011年開盤後蘭園的銷售情況雖然不錯,但也一直沒有出現外界預期的“日光盤”的火爆景象。“現在杭州房地產市場上大家對高端住宅更多持觀望態度,但針對年輕人的剛需市場一直在量價齊升。”而這些年輕人負擔得起的剛需樓盤通常在離市中心較遠的地方。 在去年開通的杭州地鐵1號線站廳里,出現頻率最高的廣告是來自臨平和湘湖兩處終點站的地產樓盤廣告,它們分別位於杭州主城區之外的余杭和蕭山,杭州市政府也將它們定位為衛星城,鼓勵企業和居住人口向城市的更外圍分流。 杭州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對於那些來到這裡就不願離開的人來說,這意味著更多的工作和居住的空間。“杭州地鐵1號線的開通,以及在建的2號、4號線,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空間阻隔,除地鐵上蓋物業以外,各城區也有完善的綜合體規劃,從而加速新興的區域商業中心的形成。”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項目及開發顧問部主管譚文紅說。迷你倉
- Nov 23 Sat 2013 12:19
探尋杭州的城市氣質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