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薛亮7月12日,文件倉財付通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騰訊的戰略是建立一個開放的金融平台,和金融機構共同創新設計產品。此番表態,基本可以看出騰訊意欲借助微信平台打造包括微信用戶、商家、財付通、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大生態鏈。一方面是已達4億的用戶數量,另一方面是智能手機終端已經完全融入了現代人的生活。一旦微信真的涉足理財,改變大�金融生活方式的幾率將非常大。目前,從各銀行的微信平台看,在前期信用卡服務已經較為完善的基礎上,借記卡、貸款業務、辦卡業務等已經紛紛在微信平台上建立。從記者親身體驗看,其易用性還是很高的。下一步“微理財”即將出現,其內涵與“微信銀行”並不相同,主要指的是投資者通過微信平台所實現的投資理財,目前微信公�平台所推出的理財產品主要是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後不排除理財產品範圍的擴大。廣泛的客戶群打下基礎事實上,“微理財”也還是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創新範疇。此前,“餘額寶”等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出現,已經開始改變一部分人的投資習慣。那麼,“微理財”就是簡單地將這一模式複制到手機終端上嗎?與阿里巴巴等平台相比,從客戶群來看,“微信銀行”的客戶群更為廣泛。微信平台由於聚合了各個金融機構的用戶,所有微信用戶都是單個銀行的潛在客戶。這其實是微信商業生態鏈的基礎。從功能上看,“微信銀行”所支持的銀行功能與其他兩種方式相比並不具有優勢。但在溝通方式上,“微信銀行”比銀行app更人性化,但效果畢竟不如網點渠道的面對面交流。而從營銷精准性上,“微信銀行”與其他渠道比並無優勢。但在營銷延展性和營銷成本上,“微信銀行”具有明顯的優勢。而從用戶體驗和用戶停留時間上,“微信銀行”較其他兩個渠道有著明顯的優勢,操作簡便,加之社交媒體的屬性,所以用戶在平台上停留的時間更長。不過,在安全性上,“微信銀行”推出時間尚短,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不如其他兩個渠道,但以後可以通過流程設計和技術方案來解決。從投資理財方面看,微信平台更為開放,不僅基金的種類更多,而且還可以通過跳轉手機銀行頁面購買理財產品。此外,微信平台得益于其龐大的用戶基礎和用戶粘性,在平台停留時間明顯更長。對於“微理財”的前景,普益研究員付巍偉認為:“微信商業金融生態鏈得益于其龐大的用戶規模、用戶粘性和開放性,使得其本身具有影響範圍、溝通互動和交易成本上的優勢,而這存倉是促成一個商業金融生態鏈成功的關鍵。”不過,付巍偉強調,在他看來,只有在信譽機制解決的前提下,用戶價值的提升和交易成本的下降才會催生更多商業主體,這些商業主體才得益于市場的擴大而更加壯大。信譽機制尚不成熟雖然微信商業金融生態鏈具有如此美妙的前景,但若要使這種美妙的前景成真,信譽機制是否能夠成功建立是關鍵。信息不對稱會使得交易減少,市場萎縮。淘寶網便是通過評價系統建立了使自身的生態鏈成幾何倍數增長,這項機制有效地披露了賣家的內部信息,促成了那些擁有良好信譽賣家的成長,從而也放大了總交易量。在我國實體經濟的信譽環境並不理想的環境下,互聯網經濟能夠取得巨大成功,這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但微信平台尚不成熟,目前甄別商家只能通過官方認證的方式,這將會使交易限制在很小的商家範圍內,還不能促成一批草根英雄的崛起。具體到“微理財”,投資者在選擇產品時對產品發行機構的聲譽則更為看重。可以說,銀行等金融機構,並不是說一旦進入微信平台便能使理財產品的發售成倍地增長。銀行自身的綜合服務能力才是客戶決定是否購買的關鍵。銀行理財能力將更加彰顯阿里巴巴在購物交易規模做大之後才逐漸引入理財產品,打造其完整的商業生態鏈。微信在運營成功不久便迫不及待地引入了基金等理財產品,或許這來自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然而信譽機制的建立對於整個市場的發展至關重要。短期看,微信平台推出商家評價功能幾乎是必然的。對於理財產品也是同樣的。未來,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將可以直接對銀行評價。而這樣的評價將是所有使用微信平台理財的客戶都可以看得到的。這對於此前的金融機構都是不可想象的,不論是銀行的服務水平,還是產品本身的情況,乃至此前廣為詬病的“理財產 品打時間差”以變相提升銀行存款等行為都將被置於更加廣泛的客戶群的直接監督下。付巍偉認為:“金融機構須苦練內功,提高產品設計水平。理財產品的用戶體驗絕不僅僅是購買和查詢的方便,資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率才是客戶關注的焦點。所以產品設計水平越高的機構借助微信平台的龐大用戶規模,聲譽會顯著上升,從而發展壯大。而產品設計水平差的機構在微理財時代並不會獲得多少好處。”按照這個思路,其實互聯網金融對於理財來說改變最大的就是銷售途徑。物理網點的作用將進一步削減,銀行之間的壁壘將進一步打破。銀行與銀行之間的競爭將處於“更公平”的平台之上。儲存
- Oct 14 Mon 2013 12:30
“微理財”時代到來銀行理財能力將更加彰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