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十年不變,迷你倉五十年蛻變,到底是歷史改變社會還是人創造了歷史?從全人手製造到機械化生產,從挨家挨戶推銷到大規模批量生產, 「張權破痛油」走過了五十年的風霜,創造了半世紀的輝煌歷程。「張權破痛油」的製藥技術、生產規模一直以來隨�社會發展不斷改變,而不變的是濟世為懷、貢獻社會的精神和祖孫三代的情懷。一瓶看似簡單的藥油,它不僅養活了三代人,還救助了無數的人;它不僅展示了人類的智慧和理念,也體現了傳統醫藥的博大精神;它不僅演繹了一個家族企業的創立與發展,也寫下了一個「澳門品牌」的光輝歷程。圖、文:歐展翅、丁曉萍秉承父親宏願發揚傳統藥業「扶傷聖藥,家居良品,澳門製造,信心之選。」這不僅是一句宣傳口號,而是一個承諾。就因為這句話, 「張權破痛油」第二代傳人張建能,多年來堅持不懈,在保證藥品品質的同時亦不斷謀求新的出路,希望讓這個傳統工業得以傳承和發展。「張權破痛油」是澳門唯一由傳統中藥人手製造而逐漸成為現代化中藥廠生產的藥油,由張權中醫師(即張建能父親),悉心鑽研創製。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張權在自設的藥局為親友和街坊治療傷患,口碑從此便傳開了。「我爸爸希望能以此良藥為患者把痛楚『破解』,因此把藥命名為『破痛油』,後來他更走到澳門大小藥房藥行介紹及推銷,藥油從此正式在市面銷售,」張建能說, 「雖然我沒有像爸爸在中醫藥方面的成就,但我最值得自豪的就是堅守�父親的信念」。這一信念讓張建能放棄另起爐灶的想法,一心為父親管理藥油的生產。他憑�一顆孝心,和對父親多年心血的尊重和信心,放棄了自己的事業,背起了家族企業這個沉重的擔子,雖是第二代傳人,但一切仿如由零開始。由於科技的發達,張建能不得不改變父親過往的經營模式,重新制定一個符合現今科技發展的經營方式,就是將生產逐步現代化。由於全人手製藥的生產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張建能重新選址設廠,購入大量生產設備,將人手操作改為機械化的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更令家族企業更具規範化和現代化。在「張權破痛油中藥廠」的大力發展下, 「張權破痛油」在港澳、內地以致國際間的名聲逐漸響起來。由於澳門在藥物監管和控制方面都較鄰近地區嚴格,為「張權破痛油」衝出澳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事實上能夠衝破關卡並發揚光大的傳統中藥製品為數並不多,對於這樣的成功,張建能抱以「坐擁先人」的態度,他只希望能夠盡自己能力,履行父親對世人的承諾,保證產品優質質量,獲各界及消費者信賴。雖然藥廠的生產和規模已經上了軌道,但張建能仍不惜投下大量資源,不斷更新器材,以科學方式嚴格控制藥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專業知識和操守的工作人員嚴密監控下,全方位建設更現代化、科學化的製藥廠。隨�生產效率的大大提高,現時該廠的藥油生產量為每月約七萬支,但由於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已漸有供不應求的情況。嚴格監控藥物品質產品屢獲權威驗證由於「張權破痛油」在五十年代時研製,對於現代科學驗證的需求非常殷切,因此於2006年,張建能邀請廣州南方醫院為產品進行一項藥效學研究實驗計劃,主要分析藥效包括:抗炎作用、鎮痛作用、止血作用、燒傷及燙傷治療作用(消腫、生肌)等。研究同時與一些具有同類藥效的品牌作對照。實驗研究分析報告結果顯示, 「張權破痛油」均具有上述幾種藥效,而且療效比一般只具單一藥效的品牌更為全面。事實上早於七十年代, 「張權破痛油」已通過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之檢定證明而獲准進口香港銷售。詳盡的科學驗證不僅加大使用者的信心,還為將來的傳承以及向「GMP」目標作準備。張建能表示, 「張權破痛油」雖然生產規模不大,但品質已經得到了肯定,除了通過香港和澳門有關部門的審批,在港澳地區、內地甚至海外均有穩定的用家。由於藥物的製造過程十分嚴謹,為做好監管工作,避免一切因地域或管理的差異而影響品質的可能性,由原料採購、生產流程處理,以及產品包裝工序直至送到零售市場當中,堅持做好每一個環節,確保每一批產品的品質符合標準,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和值得信賴的藥物生產者。堅持澳門製造打造澳門品牌隨�博彩旅遊業幾乎雄霸了澳門整個經濟架構,澳門的製造業也因配額、土地和人力資源等因素而漸漸將生產工序「外移」,使為數不少的「澳門品牌」逐漸變成外地加工生產。作為澳門傳統工業, 「張權破痛油」卻相反地堅持走「本土品牌、澳門製造」這條路,只為報答這片孕育家族成長的土地,將張權先生「貢獻社會為大、救傷扶危為先」的理念和精神發揚光大,打造真正歸屬澳門人、蘊含澳門情的經典品牌。張建能表示,五十多年來,張權破痛儲存一直堅持「澳門製造」,但這四個字既是一種優勢也是負擔,畢竟澳門土地資源有限,人力資源更是嚴重短缺,成本持續高企。雖然「張權破痛油」近年備受內地及海外旅客的認識和信賴,銷售量每年持續增長,但受制於客觀因素,有時候在追求業務訂單的同時,無奈地不得不作出取捨,事實上這形勢對於傳統中醫藥的弘揚與發展是一道障礙。弘揚中藥文化宣傳澳門品牌近年,張建能積極走訪各地,為藥油作宣傳的同時也宣傳澳門品牌,讓更多人認識澳門的產業特色。2005年,張建能代表「張權破痛油中藥廠」走進國家最高殿堂人民大會堂,與我國多位傑出中醫藥專家、學者一同出席「中華傳統醫藥名家大會」,並獲得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鐵木爾.達瓦實提頒發「中華傳統醫藥優秀企業榮譽稱號」證書,登上全國的最高殿堂;2007年, 「張權破痛油」獲得澳門女企業家協會頒發「澳門特色光榮榜」金獎,對澳門的貢獻獲得各界的一致認同。歷年來在張建能的帶領下,張權破痛油中藥廠多次參加由澳門及各地舉辦的展覽交流會, 「澳門國際投資貿易展覽會」、「澳門國際醫藥博覽會」、「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深圳高交會」等都能見到「張權破痛油」的足跡,讓澳門本土中醫藥業的光輝成就廣為人知。不斷創新求進實現邁向國際藥物的研發必須走過一條漫長的道路,對於中醫藥業來說,其路途更為崎嶇,要真正進入中國內地乃至歐美地區的市場,其必要條件之一─國際性生產管理制度「GMP」的認證,對於「張權破痛油」來說,要蛻變成為具國際規模和認證的生產基地,絕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事,縱是如此,張建能多次強調「GMP是未來趨勢」。無庸置疑的是,GMP能夠對消費者提供產品和品牌的信心保證,這亦是「張權破痛油」多年來堅持的核心理念。無論是西藥或中成藥,現時全球絕大部分先進國家和地區,均只接受獲得GMP認證藥廠所生產之藥物進口銷售;因此,要進一步延續家族企業的發展,進軍內地和國際藥品市場,首要條件是先取得GMP這個「通行證」。這不單要求企業自身的努力,政府有關當局的協助措施及法律制度同樣需求甚殷。對於重重障礙,張建能回應的一句「辦法總比困難多」以輕鬆、積極的心情面對。近年橫琴島發展規劃為澳門帶來機遇,也為張權破痛油中藥廠的發展帶來了一縷曙光。張建能表示,將父親這項畢生心血結晶走向國際化,一直是他最大的心願和目標,但卻是一條極艱難和漫長的道路,如今首要工作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打造更現代化、規範化的生產基地。而橫琴是一個生態環境極佳的地方,空氣好、無污染,大大提升藥物生產的衛生、品質以及穩定性。因此,能夠將生產線遷移橫琴對於中醫藥產業而言,尤其對藥品的生產確實有很大的益處。他希望政府在這方面能夠大力支持和推動,期望為澳門的中醫藥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祖父精神代代相傳「張權破痛油」能夠發展到今天,皆因「傳承」二字。為延續父親濟世為懷的精神以及發揚家庭企業,張建能多年來不懈努力,也成為兒子的最佳模範。「張權破痛油」第三代傳人張樂祈說,祖父精心研製的藥油能夠得到外界的認同並有今天的成績,感到十分自豪,是家族的驕傲。他感恩這支藥油,是他健康、快樂成長的源泉,而維繫三代人的不止是血緣,更有祖父的大愛無私、奮力拚搏的精神。子承父業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過時下年輕人未必願意繼承家族企業,寧願自己闖一番事業,但張樂祈卻是例外。望子成龍也是每個父親的心願,但對於兒子的將來,張建能向來持開放態度,會尊重兒子的選擇,無論兒子會否繼承祖業,或自行創業,他都會無限支援。欣慰的是,兒子自小也在祖父的薰陶下,立志貢獻社會,希望將這個能夠救傷扶危的偉大工業傳承下去。十年前於美國畢業回澳的張樂祈,吸收了多年的社會經驗,他以邊學邊做方式同時攻讀「醫學管理」碩士課程為日後接班打好基礎。張建能稱,希望兩父子共同合作,在穩固的根基上,繼續秉承祖輩的宏願,向�實現GMP藥廠的目標進發,把「張權破痛油」這個澳門品牌發揚光大,貢獻社會、造福人類。張權破痛油中藥廠地址:澳門台山牧場街61號新城市工業大廈7樓N、O座電話:(853)2823 0066傳真:(853)2823 0078網址:.cheongkunoil.com電郵:cheongkunoil@yahoo.com.hk銷售處:仁安堂中藥房地址:澳門下環小市街35號地下電話:(853)2896 3905香港總代理:嶺南藥廠(香港)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九龍上海街467號電話:(852)2626 0328傳真:(852)2626 0728迷你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iddy9 的頭像
    miniddy9

    miniddy9的部落格

    miniddy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