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峰“如果銀行不改變阿里,文件倉阿里將改變銀行。”阿里金融顛覆了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也創造出了支持小微企業的新路徑。作為國民經濟的生力軍,小微企業在穩定增長、擴大就業、促進創新、繁榮市場和營造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開拓小微企業金融市場,不僅是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也是銀行業分散信貸風險、降低資本佔用、提高收益水平的途徑之一。支持小微企業首先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小微企業融資難,表面看是缺錢,實質上是缺信息、缺信用。造成信息不對稱的原因一方面是信息傳遞渠道不足,另一方面是現有渠道無法有效傳遞信息。我國銀行業交易型為主的經營模式也導致信息不對稱。交易型業務模式主要依靠企業財務報表、抵質押物等“硬信息”來提供金融服務。由於小微企業的人才、技術、產品、企業主個人信用情況等“軟信息”不符合銀行要求,銀行也不願主動搜集轉化這些“軟信息”,造成了“缺信息”、“缺信用”的假象。事實上,企業不缺信息,缺的是銀行搜集、利用、評估這些信息的方法和能力。這方面最值得銀行業借鑒的是阿里金融。阿里金融的創新在於“數據+平台”模式,通過阿里巴巴、存倉寶等平台搜集歷史交易記錄、客戶交互行為、海關進出口等信息,對綜合數據的分析提高了信用評價的真實性。銀行業也需要從中汲取經驗,緊緊圍繞客戶和市場進行改變和調整。支持小微企業需要大中小銀行形成合力。中小銀行與小微企業“門當戶對”,關係型業務模式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具有比較優勢。如孟加拉鄉村銀行正是基於關係型業務模式大力發展小額信貸,在過去30年間從27美元發展為總資產超過15億美元的金融集團。很多大型銀行通過標準化、批量化手段,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面也取得了成功經驗。如美國的富國銀行是世界前十大銀行,也是美國排名第一的小微企業貸款發放者,其小微企業貸款收益率達6.49%,高于其他貸款平均收益2.04個百分點,小微金融業務成為其重要的收入來源和盈利渠道。當前,越來越多的銀行已經認識到小微企業市場有著非常好的前景,已經把發展戰略定位為以小微金融為主。小微金融是銀行業經營轉型的方向性選擇。阿里金融告訴我們,只有不斷豐富和創新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式,才能打通銀行發展小微金融的“任督二脈”,真正為實體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 山西銀監局)儲存
- Nov 13 Wed 2013 10:20
阿里金融告訴我們什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