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ini storage雲南省招標採購局在雲南省政府信息公開門戶網站上公佈的“三公”經費引發關注:2012年該局“三公”經費僅為2700元,今年的預算則為0。該信息引發了部分網民的質疑。(11月3日《新京報》)客觀地說,如果這份“三公”預決算報告毫無隱瞞與水分,那是足以令公�感到欣慰的。但是在這份漂亮答卷面前,網友和公�卻沒有輕易相信,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比如,如果該單位在2012年確實沒有人因公出國和採購使用公車,那麼該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平時需要出門辦事的時候,難道都是自己出錢乘坐公交車或是走路去的?再比如2013年該局的“三公”預算為零,那麼如有外地單位需來本單位進行業務交流與學習,是一概拒絕,還是由當事單位自行解決考察期間的各項開支費用?對於類似的質疑和追問,雲南省self storage標採購局顯然應該給予認真回應和解答。否則難免讓公�產生諸多猜測,懷疑背後存在著什麼貓膩。很多人都聽說過隱性“三公”經費之說,例如上級部門與下級部門打交道時,上級部門的“三公”經費從賬面上更容易做少,甚至完全為零;一些“三公”經費以權錢交易的形式被轉化了,如一些接待讓企業來付賬等。而雲南省招標採購局恰恰是掌握著政府招標採購大權的部門,是很多企業和商家眼中的“香餑餑”,所以不能怪公�多疑。站在公�的角度來說,政府機關和單位的“三公”支出當然是越少越好,但是這個“少”,必須是客觀的、真實的,不帶任何水分和貓膩。如果賬面上的“三公”支出是零,但是背後通過權錢交易方式產生的“三公”經費卻是個天文數字,那這樣的“零”在公�的眼裡只能是欺騙的代名詞。本報特約評論員苑廣闊迷你倉
- Nov 04 Mon 2013 09:08
零元“三公”經費要經得起追問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